分享和蠟筆小新有關的一切,帶你走進蠟筆小新的世界!Hi~ o(* ̄▽ ̄*)ブ我是小編漫果兒愛小新,蠟筆小新的十級真愛粉,帶你瞭解最全面的蠟筆小新!
在小的時候看《蠟筆小新》,非常羡慕小新家的房子,獨門獨棟還有個小院子,像是一套小別墅一樣。而且看的其他日本動漫,這樣的房子也很常見,比如《哆啦A夢》裡面大熊家的房子也是這樣的。那時候還以為日本全是這樣的房子呢。等長大以後才知道這樣的房子名字叫做「一戶建」。
其實在東亞這樣密集高聳的單元房城市環境中,日本卻可以算得上是「清流」,大多數地區沒有高聳密集的單元樓房,取而代之的都是這樣的一棟棟名叫「一戶建」的獨棟住宅。
日本住宅自有率在近十多年來一直維持在60%左右,而「一戶建」則是個人持有住宅的主體。《蠟筆小新》裡野原家的生活被描繪成為獨棟、庭院加草坪的生活,成為許多人對日本人生活的最初印象。
算是低密墅麼?
今天漫果兒就帶大家一起來瞭解一下,日本人為什麼都鍾愛於「一戶建」。 其實在二戰後,日本主要城市的中心區被移平,空無一物。在當時的日本東京,平民只能從廢墟上撿木料來搭建臨時木屋遮風擋雨。
當然,大轟炸之後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愁眉苦臉的,遠郊的居民就挺淡定,因為他們手上有房。那些戰前地理位置偏遠的房子,意外在大轟炸中倖存下來,成為了當時的緊俏貨。在戰後日本人流移失所的大混亂中,一大批渾水摸魚的「包租公」和「包租婆」依靠坐地起價的房屋租金,過上不錯的生活。
在廢墟中尋找材料
但是租房市場的混亂很快引起社會的不滿,日本政府在1946年頒佈房租管制命令,限制房屋租金,並且頒佈一系列保護租客的條款。
政策保護了租房者的權益,卻壓縮了出租者的獲利空間,同時設置各種出租房屋的限制性條款。出租房屋賺不到錢,「包租婆」和「包租公」們內心大有不爽,想出的對策簡單而粗暴——不租了。
就這樣,日本房屋租賃市場房源越來越少,但是人民住房的需求卻在不斷上升,而且很多民眾還住在簡陋的木板房中。
於是50年代初期,日本接連頒佈兩條法律:《住房金融公庫法》和《公營住房法》,勒緊褲腰帶來解決住房問題。
後一部法律規定,沒錢的居民由政府提供公租房,日本政府開始撥款抓緊建設日本特色「廉租房」;而最重要的則是前一部法律,政府成立金融公庫,給手頭富餘的居民提供貸款,讓他們可以自己蓋房。這一部法律在此後數十年時間裡,提高日本房屋自有率,各種小戶獨棟開始拔地而起。
進入六十年代,日本經濟騰飛,日本鋼鐵建材等產量不斷上升。手頭有點錢的日本人終於可以大刀闊斧地提高居住水準。日本政府在1965年提出「住房建設五年計劃」,並提出「一家一套,一人一室」,既建公租房,又要建獨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一套一套又一套
獨門別墅「一戶建」成為住房政策的扶持重點,日本還專門建立一個名叫地方住房供給公社的機構,劃撥大量資金專門負責抓住房建設。從此,被稱為「一戶建」的獨棟在日本成為個人所有住房的代名詞。
一棟棟獨門別墅遍地開花,從城郊向市中心延伸,戰爭的廢墟被大片居民區取代。
然而隨著一塊塊土地被佔據,東京等大城市終於開始出現局部用地緊張的問題。
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設想海上城市,拓展東京的發展空間了
人多地少也要建獨棟
日本在70年代末時,人口已經達到1.16億。當時日本社會都擔憂,如果每個人都住這種「一戶建」的獨棟別墅,那麼全日本都將會陷入土地危機。人口大爆炸和國土大淪喪的論調甚囂于各路媒體,這種焦慮卻意外地刺激房地產市場「早買早賺」的投機心理,房地產價格暴漲,釀成了「泡沫經濟」。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日本人建設「一戶建」熱情,原因在於 日本人口分佈嚴重不均衡。
戰後,日本僅僅用了23年的時間就將城市化率提高到72%,鄉間土地大量被閒置。城市人口的分佈也是極為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兩大區域:第一個是東京都市圈,坐擁超過3700萬人,佔據日本全國總人口三分之一左右;第二則是關西的近畿地區(大阪、京都和神戶等地區),擁有超過2000多萬人。
這意味著日本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10%左右的國土上。剩下的大部分國土,除了用於必要的農業等經營活動以外,用來給不到一半的人口建獨棟別墅是足夠的。
房市泡沫中的高房價迫使工薪階層搬離市中心,這些人裡也包括大量破產的樓市投機者們。泡沫經濟之後,日本政府也抓住這個趨勢,推出城市副中心建設和完善軌道交通的戰略,市中心密集的居住人口被有效疏散。大城市周邊區縣成為新的「一戶建」住宅用地,相對充足的土地供應和嚴格的房價監管政策也使得房價趨於平穩。
而對於那10%左右的人口密集區而言,泡沫經濟也沒有改變「一戶建」遍地的格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日本大城市中心區居住格局。
另外日本多地震的基本國情也成為日本人熱衷於建設和購買「一戶建」。
儘管在上個世紀針對「一戶建」的質疑甚囂塵上,但是日本人無一例外選擇興建和居住低層樓房。「一戶建」多數都是木板或者一些輕型建材搭建而成,真遇到地震,房屋建材掉下來也砸不死人,整個房屋往往如同一個完整的箱體。
駐日美軍一度形象地戲稱日本的「一戶建」是「用木板和紙糊成的狗窩」,而正是這種日本特色的「狗窩」式建築在多次地震中「屢建奇功」。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中,全世界通過媒體的鏡頭,親眼目睹海嘯將一棟「一戶建」平推百米而不散架,大有風雨不懼的架勢。
所以小新的爸爸背負三十多年的房貸也要買房。這在我們看來還是非常不錯的「小別墅」,其實在日本是非常常見的房屋樣式,而且因為人口分佈不均的問題,哪怕日本的國土面積很小,這樣格局的住房還是占大多數的。
世界本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只要你關注了漫果兒就可以找到蠟筆小新的意義,就像蝴蝶發現了花,而你發現了漫果兒愛小新~
關注漫果兒的粉專 蠟筆小新-office ,更多關於蠟筆小新的資訊等你發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