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出現是一件十分偶然的事,但機率并不為零,理論上只要條件合適,時間足夠長,足夠幸運,在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也有可能孕育出生命。
宇宙大約誕生于138億年前,并且宇宙大的難以想象,僅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就高達930億光年。通過哈勃望遠鏡所拍攝的數據,科學家統計了星系在宇宙空間中的分布密度,據此科學家估計,宇宙中包含大約2萬億個星系。每個星系至少有上千億顆恒星,很多恒星周圍又有數顆行星。
總體上來說,宇宙中的星球數量非常多!比地球上的沙子數量還要多!
宇宙中有這麼多星球,其中符合生命誕生條件的星球并不在少數。因此宇宙中除了地球上有生命以外,在其他星球上也極有可能也存在生命,那上面的生命還有可能是與地球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
不過地球依然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因為人類在地球以外的其他地方均未發現生命存在的可靠蹤跡。但這并不代表宇宙中沒有生命!或許宇宙中的絕大多數外星生命可能都處于低級狀態,因此能被人類以目前的技術手段感知到的文明很少!
那宇宙中有存在時間超過1億年的超級文明嗎?應該有這種可能,但可能性極小。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發生約2~4億年后,早期星系就形成了。不過早期宇宙中的重元素豐度不夠,生命還無法形成。恒星是宇宙中的元素合成工廠,樂觀估計大約在130億年前,當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恒星死去后,宇宙就具備了生命形成的條件。
地球大約誕生于45億年前,在大約37億年前,地球上就出現了最原始的生命,然而經過30多億年的緩慢發展,在距今5.5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地球上的生命才在海洋里迎來了大爆發。在距今大約3億年前的石炭紀,植物才開始大規模出現在陸地,為動物征服陸地奠定了基礎。
以地球生命的演變歷程為參照,宇宙中其他文明的出現,估計也需要那里的生命發展數十億年。
不過生命的發展極其曲折,稍有不慎就會滅亡!文明的出現更不是必然!
在數十億年的地球生命發展史上,發生了數不清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已經滅絕的生物種類比現存生物種類多的多,絕大多數都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恐龍是人們最熟悉的遠古生物,屬于爬行動物,根據全球出土的化石來看,其有將近2000種。其中體型最大的恐龍體重超過了100噸,體長有數十米,是地球有史以來體型最龐大的動物之一。
恐龍生活在中生代時期,起源于2.3億年前的三疊紀,歷經三疊紀、侏羅紀到白堊紀晚期,總共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期間一度稱霸整個大陸。
不過恐龍雖然在地球上繁盛了上億年,但其中并沒有哪一種恐龍發展出文明。而在6,500萬年前,絕大多數恐龍還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或者其他原因滅絕了,僅有幾個小分支演變成了如今的鳥類。
可見并不是時間足夠長就會誕生出文明,因為生命實在太脆弱了,環境一旦發生大的變動,就有可能滅亡。
而且物種的演化只是自然選擇、生存競爭的結果,「越演化越高級」并不是必然。地球上能誕生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是極其偶然的事件。
自6,500萬年前恐龍退出歷史舞台后,哺乳動物迎來了發展機遇,人類祖先歷經上千萬年的發展,最終僅有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在嚴酷的競爭中存活了下來,差一點就滅絕了。直到數千年前,人類才徹底擺脫了茹毛飲血的生活,進入了文明時代,并通過文字讓經驗和知識得以流傳,并在最近幾百年迎來了科技爆發期,人類的生產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類現在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甚至已經一只腳踏出了地球,然而人類文明目前連行星級文明都不是,遇到大災大難,也極有可能衰退,甚至滅絕。
總之,宇宙中應該只有極少數星球發展出了文明。
一個物種想要延續幾百上千萬年,都不是一件易事。但如果足夠幸運、努力,能夠順利發展成星際文明,那麼其掌握的科技就足以讓其應對自然界中的很多危險,而且雞蛋沒有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面也更為保險。這樣的文明或許才有機會在宇宙中延續上億年之久。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僅數千年,就擁有了現在的科技水平。別說發展上億年,如果一個文明的科技能夠發展上百萬年,其先進程度都是難以想象的。如果一個文明能夠發展上億年,其科技水平的先進程度,應該已經超出了人類的認知范圍,超越了人類的想象,畢竟我們對宇宙、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很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