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生命的搖籃。科學家們已經證實,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起源于海洋,難怪人類對海洋有著神秘的依戀,畢竟海洋是我們的故鄉。
從一開始只能下潛幾米,到借助科技潛入萬米深海,人類看到了許多奇異的海洋風光。那一刻,我們看到了與遠古祖先一樣的風景。
然而,深海處處有「驚喜」。當人們還沉浸在到達海底10000多米的喜悅中時,「嚇人」不應該出現在科學家面前,那麼突然,那麼讓人不知所措。
科學家在1萬多米的深度看到了什麼?以至于我們陷入無盡的悲觀?
潛入深海到底有多難?居氏喙鯨可潛入2000米以下,居氏喙鯨已成為世界上潛水深度最深的哺乳動物,深度達2992米。當深度到達10000米時,這里的太陽已經難以照到,海水的顏色開始變深,是漆黑的。
潛水到10000多米是什麼概念?首先,你要承受海水帶來的巨大壓力。潛水深度每增加10米,水壓增加1個大氣壓,在10000米處壓力達到1000個大氣壓。人類即使全副武裝氧氣罐,身體也會因為無法承受高壓而導致臟器破裂,在高壓下徹底被壓扁。其次,當你潛到那個深度時,沒有陽光,你什麼也看不見。最后,還有無盡的寒冷。人若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很快失溫而亡。
為了完成我們的潛水,人類不斷發展科技,終于在1960年1月14日,瑞士物理學家雅克皮卡德和美國海軍人員沃爾什乘坐深海潛水船的里雅斯特下潛到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深度達11公里。
馬里亞納海溝馬里亞納海溝位于11°20′N,E142°11.5′,全長2550公里,平均寬度70公里.已知探測深度為11公里。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瑪峰,把它放進萬多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里,離地球兩公里左右海面,這里是世界上最深、最冷、最黑的地方。也是各國炫耀深海潛水技術的圣地。這樣的深度,會讓人以為馬里亞納海溝是深海區,其實不然。在公里的深度,科考潛水器還看到了種類繁多的魚類,甚至還看到了抹香鯨。
但是隨著探測器的下潛,看到的生物越來越少。在8145米的海底,科學家們發現了獅子魚,在2019年,中國科考隊發現了10的珊瑚林馬里亞納海溝南側的不同顏色。這些都說明,即使深入馬里亞納海溝,生命也能在這里綻放奇跡。
深海生物
有一部卡通叫《海綿寶寶》,里面的主角是海綿寶寶、帕特里克和章魚哥,他們生活在海底。其實漫畫是對的。在深海能夠承受如此高壓、黑暗、低溫的動物中,確實有海綿、海星,還有一些頭足類動物。
科學家把常年生活在1000米以下的海洋生物稱為深海生物。它們的特點是:柔軟的身體,即使是脊椎動物也有軟體動物的靈魂,可以發光,因為陽光無法到達深海,它們只能自帶「手電筒」。有眼睛的會長出它們,沒有眼睛的會長出復雜的觸須;它們看起來很奇怪,因為海底沒有人在乎長相,想長多少就長多少。
深海生物主要分為三種:浮游生物、游動生物和底棲生物。
他們當中誰最奇怪,那一定是鮟鱇魚。琵琶魚長得又丑又嚇人,長著一張永遠合不上的大嘴,上面長著猙獰的牙齒。
鮟鱇魚自帶魚竿,部分品種魚竿前端的魚餌也會發光,迷惑獵物上鉤。
深海里有很多長得像鮟鱇魚的魚,但又不像鮟鱇魚丑得驚人。當你在漆黑的深海里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你會以為你看到了外星生物。那麼,科學家不該發現的意外竟然是丑陋別致的琵琶魚?
當然不是。科學家見過很多大場面,小鮟鱇魚嚇不倒他們。科學家在萬米海底發現了不該發現的東西?
海洋污染
答案是,科學家在一萬多米深的海域發現了人類生產的塑料。非常諷刺的是,塑料垃圾比大多數人早了一步來到了馬里亞納海溝。
海洋這些年污染的速度比人類想象的要快,其蔓延范圍已經覆蓋了地球的整個海洋。
沿海工廠將石化生產產生的廢水直接排入大海。
這些原油嚴重影響了它們羽毛的防水性和飛行性。許多海鳥受到泄漏和排放的油類的干擾,無法正常捕獵和遷徙。最后,全部死在海中,而其他魚如果吃了裹著油的海鳥尸體,有害物質會直接進入魚的腸子,導致魚被堵塞或中毒,最后那些吃海鳥尸體的魚會死,等等。漸漸地,這些垃圾被轉移到食物鏈上。此外,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導致海水富營養化,藻類滋生,魚類、貝類缺氧死亡,海岸生態遭到破壞。
此外,農藥在內陸使用,沿河流進入海洋。許多農藥含有重金屬,使用有機物作為溶劑。這些農藥很容易進入魚類和鳥類的脂肪。特別是上世紀廣泛使用的DDT,會影響鳥類的蛋,使蛋殼變軟,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繁殖能力,脂肪越多生物受影響最大。
隨著洋流,這些農藥殘留物到達南北兩極,那里的生物體儲存了大量脂肪,非常容易將農藥混入體內。于是,在南極企鵝的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DDT的成分。
最后就是科學家們在一萬多米的深海中發現的塑料。它的來源特別廣泛,因為塑料占據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最大的特點是難降解,特別是早期的舊塑料,成型技術不成熟,含有很多有害的苯環物質,塑料垃圾易遭殃自然界存在的數百年相當于動物的幾代,所以塑料對動物的影響不是暫時的,而是永恒的。
每年都有無數的海洋生物因為被塑料纏住、誤食塑料、塑料中毒而死亡,經常有死去的海洋生物。。塑料會隨著洋流流向海洋的每一個角落,所以馬里亞納海溝里也會有塑料也就不難理解了。
塑料垃圾的危害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不僅僅是漂浮或沉入海底那麼簡單,還有一種塑料垃圾是塑料在陽光的作用下分解的顆粒而海水是肉眼看不見的塑料微粒,直徑不到一毫米。
根據從馬里亞納海溝提取的海水分析,在馬里亞納海溝2673-10908m的底部海水中,微塑料含量為2.06-13.51個/L,塑料顆粒在近海海水中更是超乎人們的想象。
華東師范大學購買了市面上15個品牌的海鹽,最終結果顯示,每公斤海鹽中含有550-681個塑料顆粒。這些塑料顆粒會隨著海產品直接進入人體。這樣一來,一個人一年會攝入1000多個塑料微粒,而這些微粒會一直存在于人體內。
最麻煩的是塑料顆粒根本無法去除。它們不會隨著水的蒸發而離開。人類注定被迫與他們共存。
海洋相連,只要一個地方有塑料污染,世界各地都會受到影響,更何況這種污染正在全球多地蔓延。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幸免,只有被發現和未被發現。
塑料本來是用來方便人類生活的,它確實給了人類便利,但也讓人類為當年的便利付出了代價。早年人類在生產塑料時,受限于當時的技術,使用了很多有毒物質,這也造成了塑料垃圾分解出的顆粒具有毒性。進入人體后,部分顆粒物會殘留在體內,隨著人年齡的增長,毒性也會在體內蓄積。
人類的教訓
人類產生的垃圾遍布整個地球。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存在,自然也受到了傷害。如果人類及時采取措施,相信還為時不晚。
首先,人類現在離不開塑料。任何塑膠制品不可能一夜之間停止使用,但我們可以盡量減少,例如重復使用購物袋。
其次,經常使用可降解塑料和無害塑料。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塑料生產技術也在不斷成熟。我們把塑料生產初期的有害物質丟棄,也把塑料的危害降到最低。而可降解塑料還可以縮短塑料在世界上存在的時間,而不用強迫海洋動物與塑料共度一生。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