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味科普
奇闻大曝光
奇趣历史
社會新聞
正能量新聞
动物奇趣
金庸武俠傳
名人历史
裝修生活
健身百科站
名人詩詞
內涵搞笑
明星生活
全部
    
非洲地下水儲量是地表的100倍,為何他們不挖井,而是到處找水?
2023/10/12

文|鯨探所

編輯|鯨探所

非洲的旱季,對婦女和小孩來說是一個艱難的考驗。

每天清晨,他們就必須頂著炎熱的陽光,背著沉重的水桶,步行幾十公里外的地方去尋找水源, 這是他們唯一的生存希望。

當太陽西沉時,他們才能狼狽不堪地抱著一桶渾濁的水回到家中,這些臟水就是全家人和牲畜的生命之泉。

許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非洲人不去住在有水源的地方呢?

為什麼非洲人沒有生活在水源邊上?

非洲大陸幅員遼阜,氣候類型復雜。

這里水資源短缺, 與當地氣候環境息息相關。

北非廣袤的撒哈拉沙漠,南非開闊的卡拉哈里沙漠,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沙漠,這些地區一年四季都干旱少雨。

在旱季,河流干涸,遍地龜裂,而一到雨季, 暴雨就會導致河水泛濫,不斷出現洪災。

相比之下,非洲中部的熱帶雨林氣候較為濕潤,這里有剛果盆地雨林等著名雨林地帶。

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大部分雨林地區居住著原始部落,沒有與外界接觸。

剛果盆地雖然水資源豐富, 卻無法流通到非洲其他地區。

因此,非洲各地常年處于水資源緊張的狀態。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紀錄片,描繪了非洲草原上一眼望去漫無邊際的黃色大地,僅剩的水坑邊聚滿了各種動物,它們互相推擠只為爭奪一小口水源。

那句旁白深深記在我腦海里: 在非洲,水意味著生命。

為了避免災害,許多非洲人選擇遠離河岸生活, 他們寧愿每天步行數公里,到遠處汲取水源,也不靠近河岸定居。

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較為穩定的生存方式。

非洲普通百姓家家戶戶都沒有自來水設施,也沒有儲水的習慣,一到旱季,他們就只能帶上所有家當,開啟漫漫尋水之旅。

以津巴布韋為例,當地婦女每天必須早起,帶上大水桶徒步3小時以上,才能從附近村落獲取水源,而水質并不干凈, 大多混濁不堪,但津巴布韋人別無選擇,只能將就飲用。

其實非洲本地人心里也明白,這種水質存著巨大的健康隱患,但是他們不得不居住在干旱之地,正如一位中國探險者發現的,非洲取水地點往往只是路邊不起眼的小水溝或泥坑,水里還混合著泥沙,一點也不衛生。

但是非洲人僅有的水資源已被野生動物瓜分一空,例如河馬、大象等就算食草類, 也會跟隨水源遷移,它們隨地排泄,把僅有的水體搞得烏煙瘴氣。

非洲人與其冒著生病的風險,不如長途跋涉去取干凈些的水。

據統計,由于非洲地區的不衛生飲水,每年導致50萬人死于霍亂,其中大多是因脫水而猝死, 這種悲慘的死亡方式,正反映出非洲的水資源匱乏。

有一部紀錄片拍攝了非洲偏遠村落的日常生活。

清晨,村民提著水桶從家中出發,形成一支長龍,他們要穿過非洲廣袤的草原, 來到十幾公里外的水源處汲水,再頂著炎熱的太陽步行返回。

這看似簡單的汲水之旅,卻是非洲人每日必經的考驗。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雖然非洲地表水資源匱乏,但其地下水資源卻十分豐富。

非洲其實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

非洲的豐富地下水資源一直被我們所忽視。

過去我們總是認為非洲是一個干旱貧瘠的大陸,滿目瘡痍,飲水難求。

但是,令人驚喜的是,英國地質調查局和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曾對非洲大陸做過一次全面的地下水勘探。

當時的調查結果顛覆了世人對非洲的刻板印象, 原來在這片土地下面,隱藏著一個地下水量遠超地表水量的巨大水庫。

調查表明,非洲大陸地下水的總儲量達到了66萬立方千米,是地表水量的100倍還要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北部干旱的撒哈拉沙漠, 其地下水儲量堪稱非洲之最。

地質學家們猜測,這可能是由于撒哈拉沙漠地勢低洼,長期以來聚集了降水和地表水的滲透。

其實在幾千年前,撒哈拉沙漠還是一塊綠洲, 當年形成的地下水庫至今仍完好無損,這也為后撒哈拉的變遷保存了寶貴的水資源。

雖然撒哈拉沙漠已不再是當年的綠洲,但其豐富的地下水仍被完好地儲存在地下。

沙漠表面多沙子,有利于雨水快速滲透入地下, 而地下含水層以黏土、頁巖為主,可以很好地防止地下水蒸發。

這樣一來,撒哈拉沙漠就成為了保存地下水最佳的天然「水庫」。

如果我們把非洲大陸比作一個大水庫,撒哈拉沙漠就是其中最深的地方,這里可以儲存非洲最豐富的水資源。

除了撒哈拉沙漠之外, 非洲其他地區也幾乎都蘊藏有地下水資源。

根據調查圖顯示,藍色區域代表地下水儲量最大,橙紅色區域的地下水相對較少,但也遠超過地表水量。

這樣看來,非洲是個真正的「水」大國。

由此可見,非洲的地下水資源非常豐富,而且還都經過沙石濾層的凈化, 這些地下水也更干凈純凈。

然而直到今天,許多非洲人還要長途跋涉去汲取遠方混濁的地表水,這又是為什麼呢?

非洲人為何不自己打水井?

或許很多人會有一個刻板印象, 認為非洲人懶惰,不愿意挖井獲取地下水。

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簡單。

要知道,非洲的地下水分布情況復雜。

以撒哈拉沙漠為例,那里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但表面卻是廣袤的沙漠,極少有人居住。

相反,較多的非洲人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這里地下水層分布不均, 有些地方甚至完全沒有地下水,所以,并非所有的非洲人都生活在富水的地區。

而且非洲地下水資源主要集中在撒哈拉沙漠等荒漠地區,這些地區地下水埋藏深,打水井難度較大。

2007年,中國維和部隊響應蘇丹政府請求,試圖在當地開鑿一口40米深的水井, 但進入40米后幾乎無水出現,僅僅取得極其有限的水資源。

所以說,撒哈拉等地區地下水分布深埋,水井開鑿難度大,需要深入數百米才能找到水源,對設備和技術要求極高。

但是非洲多數國家貧窮落后,一口水井的打造成本高達33000美元,遠超過許多國家的年度財政收入。

一些落后的內陸國,年財政收入僅600美元,要靠國際援助勉強維持國家運轉。

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為例,這個地方大部分地區每年的經濟產出還不如中國一座大城市一個區的GDP。

對于來說,數萬美金的鉆井費用簡直是天文數字,即使偶爾獲得國際組織的資助打一口井,但是沒有后續的維護,這口井也很快就會被廢棄, 而長期的技術匱乏使得非洲國家也無力獨立開發地下水資源。

而數十年的國際援助反而導致一些非洲人產生了依賴心理。

自二戰結束以來,非洲獲得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援助,幾乎所有的生活物資都可以依靠援助獲得。

久而久之,非洲人寧愿等待外援,也不愿意自己動手開采水資源, 這種被動的心態也影響到了非洲國家自身的經濟發展。

本可以發展起自己的水資源開發業的非洲國家,現在卻喪失了這種動力。

當然,對一些生活在干旱地區的非洲人來說,情況確實很艱難。

以馬里為例,這個國家過半國土都是沙漠,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低于250毫米,要找到地下水層極為困難, 所以說僅憑馬里本地的力量開采水資源,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說,非洲水井自主開發面臨多方面困難。

要改變這一困境,非洲國家需統籌考慮,既積極爭取國際援助,又加強自身建設,逐步實現水資源的自給自足。

這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同時也需要非洲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媽,你當年咋看上我爸的?」網友曬父母結婚照引共鳴:已經笑抽了
2023/03/26
都嗑了什麼?網友將《蘋果日報插圖AI化》到底誰才是被惡搞的?!
2023/03/17
8+7不能在高了,這台Gogoro原本停好好的,但三小時候卻GG了...讓車主火大並且大罵!
2023/03/26
「可以幫我把口袋裡的手機修掉嗎?」PS大神最後回傳「一系列完美作品」讓網友都笑了!
2023/03/30
百萬換裝網紅直播關濾鏡!清純萌臉「秒變猛男」,忠實粉絲崩潰:被騙慘了
2023/03/26
喝茶妹自稱配合度超高 網友一發出「神鵰照」 讓她原地崩潰
2023/03/26
摩西分紅海? 史上最狠釘子戶「大橋被劈成兩半」 他家變景點被圍觀:就是不走!
2023/03/26
網友幻想「如果這些名人變成平凡人」沒錢又沒名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呢?
2023/03/30
比原版還搞笑!《用AI重新繪製經典迷因》相似度超高但手指的處理不行啊...
2023/03/17
他求助PS大神「能讓我看起來比爸爸高嗎?」回傳的照片讓他笑哭了!
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