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個個都被電子產品環繞,手機、PAD、電視應接不暇,只要是寶寶們想看動畫,隨時隨地都能實現。再也不像寶爸寶媽們小時候需要等在電視機前, 守著固定時間看動畫了。
不過電子產品雖然給了孩子節目選擇方面的很多便利和自主性,但卻讓寶爸寶媽們頭疼不已。
畢竟電視看多了怕影響孩子視力,不看又擔心孩子跟不上時代,于是究竟該不該讓孩子看電視也成了許多家長的困擾。
對于這個終極問題,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
●持支持態度的家長:電視是孩子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只是孩子, 父母本身有很多知識和訊息,都是通過電視節目獲得的。
我們沒道理拒絕時代的浪潮,讓孩子生活在信息閉塞的「2G」時代,忽略了電視這個孩子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渠道。
●持中立態度的爸媽:不完全阻止孩子看電視時,但要掌握時間
有的父母對電視的態度,則是較為中立的,電視可以看,但 看什麼,看多久的權利應該掌握在家長手里,雖說不至于讓孩子和電視隔絕,但看電視的時間,是需要嚴格控制的。
●持反對態度的父母:看電視不利于視力發育
另外有一部分家長,則是秉承著一刀切的態度,認為電視就是完全不應該接觸。
電視在他們眼中,就像一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無法控制,想要獲取知識還有很多渠道,比如出門看看世界,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完全沒必要求助于電視這個影響孩子視力發育的渠道。
三個觀點都很有說服力,但究竟該怎麼抉擇,也讓父母們傷透了腦筋。
耶魯大學專家研究發現,看電視期間,控制專注力和思考能力的α腦電波,會不斷波動受到影響。
也就是說,電視節目是對孩子們畫面強制輸出,寶寶們看似認真看電視的時候,其實大腦并沒有進行思考, 只是被動的在接受訊息,而這一結論也給了父母在是否讓孩子看電視的問題上新的建議與參考。
由此看來,電視對孩子們的消極影響,不止體現在視力一個方面。
▼「被動專注」影響孩子思維能力
講道理,特別小的孩子專注力并不特別強,但不斷變換的電視畫面, 讓孩子們根本無暇他顧,一味地盯著電視屏幕,但事實上這種不經思考的「被動專注」,會破壞孩子的思維能力。
本來需要他們思考解決的問題,下一秒鐘已經被電視節目揭曉答案了。
▼電視的既定發展影響孩子想象力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孩子在書本中讀到白雪公主,100個孩子心中可能會出現100個不同的形象,但如果這100個孩子看的是電視節目呢?
直接出現在屏幕上的白雪公主,就成了一個刻板印象,打碎了孩子們對白雪公主的所有思考和想象。
因此電視的 既定畫面和對于問題解決方案的單一性,很明顯會限制孩子們本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框住了他們。
▼電視的「單向傳播」影響孩子語言交流能力
父母們應該發現,電視節目就像是一場完全沒有互動的課堂, 坐在那里看節目的孩子不需要有任何反饋,就能持續不斷地接收信息。
這種「單向傳播」剝奪了孩子互動的能力,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
我們不否認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現在,電視是讓我們接觸更廣泛領域的媒介,但面對電視帶來的積極與消極的影響,家長們如何平衡顯得更加重要。
●尋找信息量較為豐富的適齡動畫
對孩子們 接觸的電視節目進行把關,是父母需要做好的第一道防線。最好為寶寶們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信息量豐富的適齡動畫。
●掌握好看電視的時間
對于1歲半以下的孩子來說,電視節目不是他們應當觸及的領域,而等孩子到了2歲時, 每天對著電視機的總量不要超過120分鐘,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比較好。
●當孩子看過電視后,家長可以與其適當討論
看過電視節目后,家長和孩子對于電視節目 當中出現的一些信息,進行回顧,進行一定的討論,就會很好地避免單一的輸出,增加孩子的思考能力和互動能力,彌補電視節目的不足。
總的來說,電視是一把雙刃劍,希望父母們能引起重視,引導孩子合理地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