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朝,最先浮現在腦海當中的是清朝的興衰還是屈辱的近代史?或是清朝人腦后的辮子?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歷經諸多戰爭后,清朝走向了滅亡。
雖然清朝的滅亡沾染恥辱的,但是走向衰敗的同時也將文明開化引入了中國。
鴉片戰爭后,中國國門被迫打開。隨著諸多仁人志士的救國運動,國人的思想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思想變化的產物最先嶄露頭角的就是服飾和裝扮。
清王朝在逐漸走向衰敗的途中,那象征著王朝興衰的辮子也在眾人的高呼聲中隨著手起刀落消失在了這段悠久的歷史長河中。
象征著清王朝的辮子到底有什麼緣由?會讓清王朝的擁護者有誓死不斷發的決心?又為什麼會被文明開化的國人嗤之以鼻?
熒幕上,一身帥氣裝扮的清朝阿哥瀟灑轉身時不經意間隨之而動的辮子,引得無數觀眾拍手叫好。
濃眉大眼的阿哥在辮子的加持之下更顯英俊,與年輕貌美的女子在冬日的倚梅園浸潤于愛情的滋養中……
這是否是各位對于清朝時期男子裝扮的最初印象?
我猜,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清朝男子留辮子不假,可并非都如同影視劇中的演員的造型一般。
清朝的辮子造型歷經幾個階段的變化。我們最常在影視劇中所見到的是清朝晚期年間的造型。
清朝辮子頭一共歷經三個階段:鼠尾、豬尾、牛尾。
最初的辮子頭稱為鼠尾。顧名思義,就是辮子很小,只留一個銅板孔眼大小的辮子。形狀如同老鼠的尾巴,故稱鼠尾。
當時的人,因為覺得辮子就像是過街老鼠一般所以起名為「金錢鼠尾。」
鼠尾的辮子要將額頭的前半部分和頭頂的頭髮剃光,只剩下后腦勺部分的頭髮進行編織。
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百姓和讀書人都認為這種削發編成的辮子有傷風化,破壞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傳統。所以清朝前期的百姓大多無法接受「鼠尾」。
但剛建立新政權的清朝統治者怎會在當朝期間受到如此對待。統治者立即采取強硬手段要求眾人必須留辮子頭。
清朝之前的朝代都是以男女蓄留長發為個人造型。長發造型不僅是美觀的標志,更是在儒學興盛的時代被視為如自己的頭顱一樣重要地位的存在。ADVERTISEMENT
清朝前期的辮子頭無疑是歷史中的特例。這也就是清朝辮子頭推行受阻的主要原因。
即使是強令之下,鼠尾造型的推行過程也耗時許久。
的確與前朝不同,可剃發的造型從美觀角度一直不被眾人所認可。甚至有人認為,清朝的辮子頭拉低了我國華夏衣冠的美貌水平。
其實在抗金時期的清朝人不是以辮子頭示人的,雖國號不同,但與中原人的造型和服飾并無差異。
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導致清朝入關之后的造型出現如此的改變的呢?
由于滿洲人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以及塞外女真這多個部分共同組成。
本就是多個部分組成的「重組家庭」。為了鞏固統治,統治者必須要推出統一的造型和服飾。
即使遭受較大的抵抗,但在強壓之下大多人還是選擇了妥協。自此,中國過去以長發示人的形象退出歷史舞台,腦后的「鼠尾」粉墨登場。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滾動。隨之改變的不僅是歷史,連同清朝人的辮子也改進了。
此時正值乾隆在位期間,可以稱得上是清朝的盛世階段。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導致留發的面積也逐步擴大。
從前期的「鼠尾」銅錢孔大小的辮子變成了豬尾粗的辮子,即使發生了改變,可大體上依舊沒有較大變化。
事實上,「豬尾」這個名字并不是國人自己取的。當時的中國國門敞開,外國人進入我國后,看到后給辮子更了名。
可見,當時的外國人就已經開始對當時的中國處處充滿了嘲笑和譏諷。
「牛尾」的登場才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清朝辮子頭的形象。
就是影視劇里阿哥形象較之前更粗的辮子可以是牛尾也可以是蛇尾。
說是蛇尾也是形象至極。這時的辮子不僅粗細較之前有了改變甚至長短也發生了變化。
之前的辮子大多都較短,而此時的辮子長度大多都到男子的腰間左右。用「長發及腰」也不為過。
前文提到「鼠尾」向「豬尾」的改變其實是外國人起的名。這里的「牛尾」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國門打開之后外來文化帶來的文明開化的成果。
「牛尾」形象是留給世人印象最深的清朝形象,也是這條辮子使後來的人們對其恨之入骨的起因。
清朝統治期間,不少人早已習慣辮子頭,加之戰爭摧殘的百姓,對于清政府的統治和國外列強勢力的壓迫,這辮子頭就如同捆住肉體的繩索一般。
不知是否與這腐朽的清王朝統治一般,清王朝統治百姓的工具也似乎散發著與其統治階級一樣的惡臭,這惡臭不知是否只是出現在辮子?
說辮子頭奇臭無比,并不是空穴來風。
據說,當時英國有位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想吐,吃飯難以下咽。」的程度。
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破產之后,西方人走進了中國的大門。
對中國這泱泱大國十分好奇的西方人想要記錄中國人民的生活。
他們發現了女人的三寸金蓮和男人的辮子。面對從未見過的事物,西方人一頭霧水。
想要搞清楚新鮮事物的外國人,仔仔細細地記錄著這些「新奇」事物。
其中,他們與清朝商人交易時才發現,這清政府的象征竟是臭氣熏天。
布滿人體分泌油脂的辮子上還布滿了跳蚤,簡直是令人作嘔的地步。
究其散發惡臭的原因。第一,當時的生活條件。清朝時期的百姓不比同一時期的西方,沒有富足的物質條件作為支撐。
在維持生計都困難的情況下,實在是無心去顧及辮子的整潔程度。
第二,清潔技術的不到位。我國歷史上很少有清洗頭髮的傳統。即使沐浴也只是以泡澡為主。
對于頭髮的清潔,古人經常是以梳頭的方式代替用水洗頭髮。因為古時條件有限洗澡不是常事,長時間不洗澡導致身上會出現跳蚤一類的蟲子。
這時,用梳子就會將頭髮上的臟東西清理下來,他們認為不需用水洗頭髮。
第三,生活環境。清朝人大多生活在北方,北方較為干燥,尤其是冬天北方既干燥又寒冷。
缺乏水源的情況之下,人們通常會選擇將長發編成辮子減少與外界的接觸面積,防止頭髮打結。
長此以往,編成辮子就成為了清朝人的習慣,但同時也無法深層次清潔頭髮。
最后,辮子就會又臟又臭,奇臭無比。
如今的世人將清朝辮子比作禁錮人思想的工具,其實不為過。
這辮子的起源本就是要求民眾臣服于統治者的標志。辮子在腦后,實際在心中。
清朝前期民眾不愿剃發留辮子清政府采取強硬的措施對其進行打壓和脅迫。
長期飽受打壓的百姓民眾,迫于生存的壓力最終選擇了臣服。與其說這辮子使一個時代的象征倒不如說這辮子是統治階級手中的權杖,反復鞏固政權下握在手中的鞭子。ADVERTISEMENT
任意揮舞下都散發著來自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和骯臟。
雖然在一系列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下,不少仁人志士發起了對清政府的反抗。
也就是歷史上那些有名的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這些運動的鼓舞下,有人當街選擇剪去自己的辮子以表達對清政府的不滿。
可是剪辮并沒有掀起多大波瀾。在強壓之下早已麻木不仁的清朝百姓覺得剪不剪辮子已然不重要了。
甚至會有人覺得頭髮作為身體的一部分,即使剪去辮子,他們也是要將辮子珍藏起來,帶進下一世的夢里的。
所以所謂的枷鎖依舊還是沒有辦法隨著清政府政權的顛覆化為灰燼。
甚至在復辟帝制時封建統治的擁護者還吶喊著留辮的口號,妄想封建帝制的崛起。
這辮子鎖住的不是一個國家前進發展的腳步而是一個民族走向繁榮的步伐。
在侵略者眼中,這辮子早就已經成為了笑柄。自從,他們調侃中國人的豬尾樣的辮子時,他們早已認定中國人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封建思想的殘余甚至到了無需他們親自動手中國人會任人宰割的地步。
在面對自己同胞被無情殺害的場景時,他們沒有選擇反抗而是選擇看戲般的心態品嘗「人血饅頭」。
行尸走肉的生活源于辮子,也應止于辮子。
清朝時期的辮子造型于歷史的長河是見證造型服飾的變化的記錄者,但于整個中華民族而言,這辮子不只是造型,更是枷鎖。
因為辮子,清朝百姓變成了西方人眼中的魚肉和笑柄;因為辮子,多少人走向街頭淪為刀下亡魂;因為辮子,中華民族飽受摧殘和迫害在炮火中麻木不仁。
對于辮子,我們無法將其視為一種一個時代的象征,而是要將其視為中華民族的一種見證。
這種見證不是對于中華民族邁向新征程的美好見證,而是無數仁人志士讓其隱入塵埃的不懈努力。
為了剪掉辮子,不少明智之人將民主和科學用作剪掉辮子的剪刀。讓自由和希望播撒在這片本就生機勃勃的大地上。
縱觀整個近代史,不難發現盡是屈辱和落后。「落后就要挨打」ADVERTISEMENT
為方便統治的清政府看似利用辮子拴住了眾百姓,實際上也將這辮子編在了自己身上。
西方列強從看到辮子的那一刻就認定了當時清政府的軟弱。
封建王朝只會利用統治工具鎮壓百姓,他們不會知道如此強壓之下的百姓最后也是推翻統治的人。
清王朝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可否認,在無數朝代更替的大潮之中,清朝作為封建帝制下最后一個王朝也對于推動社會發展起到一定作用。但最終還是進步小于退步。
辮子二字在如今應是萬人唾棄的歷史廢棄物,不可讓辮子出現在頭上,首先就應該防止其出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