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中國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中國借此機會,大力發展基建,尤其是重視發展交通網。區間車、飛機等各種新型交通工具不斷涌現,便利了人們出行的同時,成為了衡量一座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
一座城市如果有通達的交通網的加持,將促進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如今,在中國很多城市中都有著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很多城市都有了屬于自己的交通標志。而這些交通標志都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大門」。
在中國很多城市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城市的火車站、高速鐵路等,都成為了這座城市的「門面」。畢竟現在人們來到這里旅游,首先到達的幾乎都是當地的車站或者機場。
但是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國家,有一座很奇怪的車站,它的名字被弄錯了六十年,但是它從來沒有因為別人的看法就改動自己的建設。這里就是我們國家的蘭州站。
在中國歷史上,書法界曾先后涌現出各式各類的天縱奇才,比如說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等。不過在這些人中,我今天要說的這一位,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就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張邦彥。張邦彥,甘肅天水人,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書法家,他還是中國《簡牘》的鼻祖。張邦彥有著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重內涵,也重字的形。
在蘭州站那塊石碑上,「蘭」字就是張邦彥精心打造出來的,而到現在為止,「蘭」字已經存在了六十多年了,雖然在一般人看來,這個字寫的很奇怪,但其卻是蘭州的一大標志。
相處很久以前蘭州鐵路成功修建完成時,張邦彥被蘭州鐵路公司專門聘請,為該站題寫了站名。據悉,當初張邦彥打算傳統漢字里的「蘭」來書寫,借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工作人員聽聞之后,先是阻止了他,然后告訴他理由:「因為是鐵路公司的站名,必須要簡潔有力,所以要用簡體字。」因此張邦彥聽從建議,將自己的書寫風格融入了題名中。
不過,雖然這個「蘭」字與一般的字體不太一樣,
其次,「進站口」和「出站口」這兩個大字也是寫得極為精妙,「進站口」三個字筆畫較少,筆勢也不夠有力;而「出站口」三個字筆畫較多,筆勢也較為有力。無論單獨拎出拿任何一個字,都會發現其筆鋒的有力,其氣勢的磅礴。
蘭州現在是甘肅省的首府,也是西域的一個很大的中心城市,也是古絲路上一個很重要的節點。在這幾年里,因為旅游業的興起,蘭州這座城市的人氣也很高。所以,蘭州火車站就成了人們第一次來到蘭州的地方。
當很多游客從蘭州站下來的時候,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兩個鮮紅的大字「蘭州」。于此,不了解歷史的游客們就會發現這個「蘭」字顯得有些不對勁。
它除了中間的一條橫線比較短之外,其他兩個橫線都是一樣長的,這就奇怪了,按理說「蘭」字的正確寫法應該是三個一橫以「中、短、長」的長度排列的,但這里卻是順序顛倒。或許只有他們了解了張邦彥的風格,才能理解「蘭」字的獨特。
位于甘肅省的蘭州站,通往四海八方的各大鐵路有許多都會經過此處,是甘肅省內重要的鐵路樞紐。蘭州站早在20世紀中就已經建立,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時間了。
在這幾十年的時間里,蘭州站經過了多次的改建和擴建,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內一座十分重要的客貨兩用站,可以與蘭新鐵路、蘭青鐵路、包蘭鐵路等多條鐵路線相連。對中國交通的貢獻非常大。
有時候錯誤的書寫方式,未必會引人詬病,相反還會因為其特殊的含義流傳更久,吸引更多人去發掘。張邦彥筆下的「蘭州」正是如此,人們不會刻意去計較「蘭」字的書寫錯誤,而是更多感受背后的深沉內涵。錯誤的「蘭」字也成為了蘭州的一大特色,吸引無數游客去探尋,如果你對這個錯字感興趣,一定要親自去探尋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