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差點成了新中國的首都,現在卻淪落為四線城市。它是哪座城市呢?
每一次改朝換代,都必定要確定新的首都。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新首都的確定成了當時中國的頭等大事之一。
可是選首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啊,它需要考慮到位置、人口、地理、資源、交通、經濟、地位和歷史等等的因素,經過綜合考慮,分析利弊,才能最終確定。
當時就有11座城市作為備選,分別是哈爾濱、西安、延安、洛陽、開封、成都、重慶、廣州、南京、上海和北京,這些城市各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缺點,但是經過綜合考慮,層層篩選,最終選定在了北京。
其中有一座落選的城市,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市,也曾做過八朝古都,但是最終還是敗選,如今這座城市居然淪落成了國內三四線城市,已不復當年的「世界第一」稱號,它是哪座城市呢?
它不是西安,也不是上海,而是河南的開封。
開封當年也是「奪冠」的大熱門,但是為什麼它落選了呢?又為什麼到如今淪落到了三四線城市,在國內默默無聞呢?
開封位于河南省的東部, 開封位于河南省,東與商丘相連,西與鄭州毗鄰,南接許昌和周口,北與新鄉隔河相望。開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迄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歷史上曾經有八個朝代將這里定位首都, 所以有「八朝古都」的美譽 。
開封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開封還是世界上一座城市的中軸線從來沒有變動過的都城,因為黃河泛濫,開封的城摞遺址在世界上也非常少見。
歷史上有種說法叫「 一蘇二杭三汴州」,還有句詩「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就是開封,意思就是說開封當時的繁華僅次于天堂般的「蘇杭」。由于地處中原腹地,有著遼闊的平原,大面積肥沃的土地使這里成為了華中地區的大糧倉。
也因為糧食充裕,加上宋朝時作為首都的加持,天下的短暫太平,使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于是一段時期這里匯聚了上百萬的人口, 開封一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而同一時期的歐洲威尼斯的人口還不到10萬,實力可見非同一般,從一幅「清明上河圖」就能展現開封當時的繁華。
那麼1949年開封是因為什麼原因落選新首都的呢? 其實開封還是有優勢的,比如它有著深厚的文化沉淀、中原人口眾多、平原廣袤,和平時期糧食供應可以保證。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開封,地理位置相對居中,處于四方要道之地。
但是開封的劣勢也很明顯,1949年的河南整體上還很貧窮,經濟衰弱,根本形不成輻射效應。同時它地處平原地區,缺乏可以固守的關隘,無險可守,如果遇到戰爭,根本無法做出有效的防御。
其次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那時候黃河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整治,作為「天河」水患頻發,如果讓開封做首都,遇到黃河水患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威脅城市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那麼開封現在是如何淪落為三四線小城市的呢? 因為1954年河南的省會從開封遷移到了鄭州,從此開封失去了省會的地位,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很多人也遷徙到了新的省會,人口開始大量外流,開封漸漸的退出了人們的視線。
開封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四千多年的歷史使它的地下埋藏了無窮的文物,所以當地政府為了保護文物考慮,禁止在市區內建設超過15米的樓房,這也限制了開封的發展。
開封的旅游資源豐富,有清明上河園、宋都御街、龍亭公園、鐵塔公園、大宋武俠城、萬歲山、天波楊府、開封府、大相國寺、包公祠等。
每年的秋季開封還會舉行盛大的「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來參觀。
開封還是豫菜的發祥地,有其獨特的汴京風味。在清明上河園品嘗地道的豫菜,許多都與菊花有關,如牛肉菊花爆滿山、秘制菊花鴨、金菊鹿角菌、蝶戀花等不僅美味可口,拼盤也是十分講究,可見開封人是多麼的愛菊。
當然 開封包子是一定要吃的,皮薄餡香,令人難忘。
一座歷史上曾是世界第一大城市的開封,如今雖未三四線城市,但是它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相信不久的將來它會繼續崛起,再現「清明上河圖」的繁華盛世。關于開封你還有什麼推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