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蒼山
明代有一官員以清廉聞名,死后身無長物只得以草席覆身下葬,寒酸至極。誰料300多年后,一個村民偶然間發現他的墓穴,隨后人們從墓中挖出了數不清的金銀財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墓中出土的金鑲玉八仙壽星鈿
1956年4月的一天,浙江臨海城西括蒼鎮張家渡農業社的社員林某扛著鐵錘來到了附近的王莊山。因為家里修豬圈需要石頭,他便到這里的一處亂石堆挑選合適的帶回家。當林某搬開一塊條石的一角時,一塊鑲嵌著玉石的金子露了出來。
墓中出土的金鑲玉八仙金器
林某興奮地將石板整個移開,發現下面還有個土坑。林某從這個土坑里陸續撿出了20多件金器,有金簪子、金帶板、金戒指等等。林某認定土坑里還會有更多,于是便將金子藏在身上帶回家,想叫家里人一起來挖。誰知走在路上,一塊金子突然從身上掉落下來。這一幕恰巧被正在附近干活兒的社員們看到,在社員的追問下,林某只得將事情全盤托出。
括蒼鎮張家渡王士琦墓
大家伙聽后紛紛前去挖掘,在搬開所有石頭后,一座古墓出現在眾人眼前。
墓中出土的金石榴,這樣的金石榴共有4個
墓中出土的金畫舫人物器物(一金一銀)
三天后,王莊山挖出金子的消息傳到了區里,文物管理小組即刻前往勘察,向社員們講解文物保護知識和國寶上繳對文物保護的意義,動員他們將撿得的寶物上交,并承諾上交寶物之后將獲得相應的征收補償。
王士琦和夫人鄧氏
專家們通過翻閱史料,以及對出土文物的對比,確定了墓主的身份:王士琦,浙江臨海城關人,一個以清廉著稱的明代官員,生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
萬歷四年(1576年),王士琦中舉人,官授工部主事,又任兵部主事。萬歷二十六年(1597年),王士琦調任山東參政,與總兵經略邢介出兵抗倭,竭力主戰。在栗林一戰中,他指揮明軍斬首倭寇數百人,隨后又大敗倭寇平義智部,立下大功,由于不是主將,他的功績并未被載入歷史。
修整后的王士琦夫婦墓
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王士琦病逝。王士琦一生清廉,死后竟無錢辦理喪事,棺木也是平常百姓家用的下等棺木。最后因棺木破朽,只得以草席裹覆棺板才得以下葬。據《康熙臨海縣志》記載:「歿之日,帑無長物,旅櫬蕭然。」
下葬幾年后,王士琦的功績被皇帝所知,于是皇帝下令「賜祭葬」,將其墓重新修整,墓前石坊上鐫「天恩賜地」四個大字,還修建了御表石亭于墓前。這樣一來,就能解釋為何一個連上等棺木都買不起的清官,墓里會有大量黃金寶物了。原來,這些黃金器物都是皇帝賞賜的。
墓中出土的金鳳凰和金胡蝶
根據浙江省博物館收到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移交的文物單據,王士琦墓隨葬器物共計107件:其中金絲發罩1件 ;金帶板20件;各種金飾包括戒指、耳環等33件(計重6兩5錢2分);各種雜金飾連寶石、玉、銀29件(計重10兩9錢6分);各種銀飾20件(計重14兩6錢);青花小方瓷盒1件(內貯小玉飾數件);銀花1件(補漏登記);瑪瑙虬龍佩1件(完整);唐代海馬葡萄銅鏡1件(破斷)。
明代純金福壽五梁冠
人形管裝金扒耳
金帶板
其中的22件金器被專家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分別為:金絲發罩(又稱束發金冠)1件;人形管裝金扒耳1件;金帶板一副共20件。這些金器制作精湛,構思巧妙,反映了明代金器細工的高超技藝。
如今,這些精美的金器被收進了浙江省博物館,因為是皇帝御賜,所以精美無比,雖歷經了三百多年風雨,但依然熠熠生輝,每一件都是絕佳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