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至1979年間,天文學家觀測到四星連珠現象,木、土、天王、海王四顆行星排列在同一側,部分科學家趕快察覺到,這似乎良機難逢,因為由于行星間的位置變化,使得彈弓效應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借用引力作為第一推動力,能夠使飛行器成功沖出太陽系的機率大大增加。
于是NASA將制造探測器計劃提上日程,將其命名為「旅行者」,該探測器采用了先進的RTG電系統,钚可在長年累月的衰變中釋放熱能從而提供電量,為宇宙航行提供能源上的保障。主持這個項目的科學家設想了一些自以為宇宙通用的信息和解碼方法,刻在金唱片上讓旅行者號帶去,希望發射的信息能夠被外星文明解讀。并把一塊半衰期41.7億年的純鈾放在旅行者號上,以便讓未來的發現者推算出它發射的時間。
大約從1977年底開始,旅行者1、2號相繼發射,于1989年抵達海王星,這里已經是太陽最外圍的行星,并接著朝更深處飛去,接下來就是飛出太陽系,14年抵達柯伊伯帶,此為太陽系范圍的邊界區域。然而最近旅行者1號傳回的訊息里,科學家卻發現,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永無法逃離。
原來,太陽系外圍是柯伊伯帶,而邊界卻還籠罩著一層奧爾特云,這片區域海納各種大小天體,人們在旅行者號傳回的訊息中,了解到其廣闊程度,寬達0.
由于旅行者在宇宙中已經航行四五十年,它的電力系統正常運轉只能維持到2025年,到那時將脫離人類的掌控。而以旅行者現在的速度,要突破奧爾特云需3000多年,可以說,在一定時間里,人類的活動范圍只能局限在太陽系了。
人活著想離開太陽系,目前在宇宙文明0.7級的水平來說是不可能的,除非未來科技出現巨大突破。主要是基礎科學的發展能否取得突破,化學能量的能力上限很快就會達到的,如果能激發原子層面的能量,在量子物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那麼接近光速就就成為可能,有了光速飛船,沖出太陽系就不會太難。還有戴森球,采集能源大規模制造反物質,也在現有理論范圍內。反物質火箭可以加速到0.
大航海時代以前,人類的最遠航行距離一樣不到地球到火星的萬分之一,但400年以后,我們已經在想著沖出太陽系了。科技發展有一個指數爆炸發展階段,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現在所擔心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最后我覺得人類要真正探索太空還有一個應該關注的方向是永生或者說提高壽命,這是恒星際航行的先決技術。
比如機械改造,這個聽著科幻,但實現率應該不比達到光速低,畢竟我不相信給人類上億年時間都還搞不懂人腦搞不懂機械。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